资讯

重生:房地产行业2024年度展望

|
2023年12月28日 11:35:32
|
24349 浏览
|
回顾2023年这一年,企业,合作方、员工,更多的是修复中渡过,行业处在谷底如何回归合理成为行业和行业所有人共同面对的话题。预计2024年将是行业的重生之年,我们拭目以待。

以居民需求为发力点的宽松政策依旧未能解决房企的信用问题,2023年行业继续承压,市场未见明显好转。在政策上,2023年的地产政策不再集中于房企端,而是转向居民端,以行政手段为主、金融手段为辅,通过调整限购、调整认房认贷、调整贷款利率等手段,释放居民需求,发力居民信用扩张,而因高风险融资渠道受阻出现信用收缩的房企未有明显改善。一方扩张一方收缩看似可以实现完美对冲,但是由于房企信用是早周期,居民信用是后周期,房企作为早周期对行业的影响更大,因此整体信用仍处于收缩状态。作用于市场,表现为1-11月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8%、房屋新开工面积下滑21%、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暴露出现债务违约等。


2024年行业将继续坚定地走修复之路,预期将会迎来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关基础性制度的出台以及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落地。基于目前稳健的基础货币政策配合宽松的信用政策的政策组合和市场表现,2024年商品房市场或将继续下行,而减少的实物量和信用将由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创造的增量填补。从城中村改造的进程来看,政策端密集推出、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市场高度关注,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逐步完善,项目落地高度可期。另外,就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的提及,其在2024年出台的预期也逐步增强。


站在更长的视角,行业的问题需要经济来反哺,期待行业在新型工业化的带领下,实现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房地产不再是经济的发动机而是经济的一环,未来由经济增长拉动地产是主旋律,而非单凭地产政策化解行业面临的困局。过往地产与经济的关系体现为:由出口创汇带动基础货币投放、房地产带动货币乘数上升增加信用货币、经济增长并给出口形成正反馈。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大基调下,期待再次带动上述正反馈的形成。另外,对房地产资产回报率的考量预期将会逐步向强化租金收益率、弱化增值收益转变,后续可重点关注住房可比口径名义租金收益率的走势。


2023行业砥砺前行,房企重在防风险


2023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8%,销售表现不佳,预期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接近12亿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亿方,同比下滑8%,商品房销售额10.5万亿元,同比下滑5%,其中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7%、4%。考虑季节性因素以及历史上12月销售数据在全年数据中的占比,预计202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接近12亿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接近10亿方。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09.png


“开工弱,竣工强”的市场表现贯穿2023年,房企扩张能力和扩张意愿均不足。从商品房新开工和竣工规模来看,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8.7亿方,同比下滑21%,竣工面积6.5亿方,同比上涨18%,两者的同比增速出现分化,从单月的表现来看,1-10月维持着新开工持续负增长,竣工持续正增长的态势,仅11月出现新开工和竣工单月均正增长。基于市场反馈、政策方向以及房企表现,“开工弱”主要来自房企信用扩张弱势以及新开工主观意愿低,“竣工强”主要来自“保交楼”政策的推动,从而打造了贯穿2023的“开工弱,竣工强”的市场表现。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12.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15.png


市场结构分化趋向清晰,一二线城市韧性更强。以住宅用地成交情况透视市场结构,整体来看一二线表现更好、市场信心更强:从土拍情况来看,尽管在各地政府供地结构的调整下,核心区优质地块成交占比提升,导致整体来看各线城市楼面价同比均上涨,但是三四线城市土拍普遍低迷,价格的上涨幅度也最小;从房企的拿地策略看,一二线核心城市为布局重点,即市场对高能级城市的去化能力信心更强,根据克而瑞1-8月新增土地价值TOP10房企榜单,一二线拿地金额平均占比为87%,平均拿地城市仅为15个。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18.png


政策发力集中于需求端,对信用扩张的效果不明显


房企融资拿地是信用扩张的发动机,在本轮地产周期面临持续收缩的压力。2022年以来,房企拿地持续下降,信用有所收缩,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数据来看,2022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与2015~2016年水平相当。房企信用对于资产价格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市场预期,在当前信用收缩的背景下,价格存在下行的压力。另外,房企信用对整体信用的贡献大,房企信用能力的下降也带来整体信用扩张受阻。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20.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23.png


房企信用减弱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负债久期存在缺口,高风险的融资渠道受阻。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截至2022年底,全国房地产行业在手土储对应去化年限为4.4年,而负债久期约为2.6年,即存在1.8年的缺口,因此房企有拉长负债久期的诉求。但是,以信托为代表的高风险融资渠道受阻,使得房企间接融资持续面临压力,从而难以拉长负债久期。


为了补缺口,房企资产端持续收缩,一旦资产负债表收缩,将带来价格和销量的连锁反应,预期在较长的时间内都会对房价和销量形成压制。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26.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29.png


2023年政策集中于居民端,以行政手段为主、金融手段为辅,对于房企融资端的支持有限。2023年政策发力居民端,以放松需求相关的政策为主,主要包括调整限购、调整认房认贷标准、降低贷款利率等。在政策覆盖面上,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截至11月底,全年就需求放松相关出台了超600条政策。但是众多政策之中能够切实提高居民购买力的政策有限:在提升购买力上能够给予支持的政策主要包含房价、税费和利率三个方面,本轮政策中主要是对利率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降,对于购买力的改善有限。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32.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34.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37.png


通过后周期的居民信用扩张来对冲早周期的房企信用扩张,预期效果不明显,整体信用依然收缩,对房价和销量带来负面冲击。房企信用属于早周期,从A股房企的资产负债水平来看,在2018年达到顶峰,约为80%,此后有下降的趋势,即房企有信用收缩的趋势;同时,居民信用属于后周期,政策希望通过释放需求实现信用扩张,以房企利率为例,2020年以来,百城首套房贷利率从5.51%下降至3.9%。房企信用和居民信用在当前形成对冲关系,但是房企作为早周期对行业的影响更大,导致居民信用扩张对楼市和信用的支持并不明显,进一步导致整体信用处于收缩状态,对价格产生不利影响。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40.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42.png


房企违约备受关注,融资支持开始落地


行业风险继续发酵,房企违约风险仍然严峻。2021年以来行业违约事件频发,2022年四季度房企融资端政策有所放松,但融资开闸仅针对部分优质房企和白名单房企,行业整体依然处于“融资难”的市场环境,其中以民营房企最为突出。2023年房企债务压力持续,叠加销售市场的长期低迷,8月以来部分房企进行债务展期甚至违约,市场对于房企信用风险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45.png


以防风险为目的的融资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从市场反馈来看,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落地各项政策,同时部分房企债务重组的完成也提振了市场信心,未来需要继续追踪房企信用风险的走势。10月以来中央层面就“一视同仁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频繁发声,指出将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这对于融资相对更为困难的民企意义重大。从市场反馈来看,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约谈房企,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展开讨论,并就如何支持房地产融资需求做出表态。另外,从市场成功案例上来看,以融创中国为代表,部分房企的债务重组计划成功落地,有利于助力尽快度过危机,尽早恢复正常经营。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48.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50.png


微信图片_20231228115353.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