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宜春市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印发!

|
2023年10月09日 14:29:06
|
28953 浏览
|

宜春市人民政府印发宜春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其中,(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丰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中国再生铝基地、樟树省级盐化基地、万载全国大宗基地为发展重点,培育再生稀贵金属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推动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迈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铅蓄电池应用回收,拓展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及再制造,力争在汽车变速器、前后桥、结构件、传动系统等零部件再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到2026年,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示范基地。


宜春市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市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聚焦产业领域,协同节能装备制造、高效节能产品、先进环保等细分领域共同发展。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大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产业快速、提质、创新、集聚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全市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实现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成为我市重要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游,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产业布局


坚持精准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道路,依托各地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遵循产业分布规律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突出特色为原则,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集聚、两轴带动、多点支撑”的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集聚:依托丰城循环园区,重点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打造全市产业发展核心集聚区。


两轴带动:依托万载、袁州、宜丰重点发展废旧电池再生综合利用产业;依托樟树、高安、上高重点发展废钢再生综合利用产业,打造功能突出、错位发展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轴。


多点支撑:统筹兼顾其他县市,重点发展节能装备、绿色建材、资源循环利用、先进环保等产业,努力形成点状分布、覆盖全市的产业支撑体系。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依托我市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特点,以“城市矿产”为产业名片,主攻资源循环利用细分产业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向中下游精深加工推进,逐步壮大强化产业链条;同时,稳步推进节能技术装备、高效节能产品、先进环保等细分产业领域协同发展,从而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坚持“减量化、资源化、绿色化”原则,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两大领域。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支持发展废旧金属、废旧电子电器、废旧动力电池、废旧机电设备、废纸、废塑料等“城市矿产”分类回收利用技术,加强智能化拆解、精细分选和无害化、资源化、成套化处理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重点引进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塑料改性与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电池全组回收利用等技术装备,延伸、补齐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向高精尖端拓展。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锂渣、磷石膏、煤矸石、尾矿、石膏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提升资源综合利用高效化、高值化水平。支持利用不同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技术;推广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制造高透水性生态陶瓷砖技术。


(二)节能装备制造。坚持“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重点做大做强工业应用高效节能电机、电泵等节能装备产业,着力突破技术研发水平,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以江特电机、捷和电机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永磁电机、高中低压变频调速装置以及节能装备关键零部件。围绕电机电泵产品能效提升,推进机电装备产品整体化设计,加大新型绝缘材料、高端轴承、变频器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鼓励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向下游延伸,联合整机装备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设备。


(三)高效节能产品。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绿色照明、绿色建材等产业。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通过招大引强,重点发展LED、Mini-LED显示技术,提高LED照明器件的智能化控制水平,探索发展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应用,支持绿色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在绿色建材发展方面,重点发展外墙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产品和装备;大力发展建筑模块化技术、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积极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真空玻璃、轻量化节水型卫生陶瓷等领域产品的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


(四)先进环保产业。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围绕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研发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装备,推动我市先进环保产业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以东江环保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技术和装备,支持重点突破高盐工业废水、含氟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高效处理技术。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重点围绕水、固废、环境监管等领域,推动在线监测技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支持开展环境数据收集、传输、整理、分析技术。


三、重点任务


聚焦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加速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水平,重点实施“五大工程”,稳步推进我市工业碳达峰目标任务。


(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节能环保领域现有创新载体,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争创“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一室一中心”等省、市创新平台。


2.强化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提出重大科技需求、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以及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聚力攻坚产业“卡脖子”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强化细分领域产学研用结合和成果产出转化,提高先进关键技术的产业转化率。充分落实专利有关奖励政策,支持企业申报节能环保领域首台(套)等关键技术领域。


(二)产业体系打造工程


1.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补链、延链、强链,增强产业特色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积极承接沪苏浙等节能环保产业转移布局,实施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


2.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深入推进梯次培育计划,重点打造再生金属、高效机电、绿色建材、动力电池回收等产业集群。实施县域错位发展工程,支持各县区立足自身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加快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及集聚集群发展。


(三)双招双引推进工程


1.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充分运用专业招商模式,围绕资源循环利用、节能装备制造、高效节能产品和先进环保技术四个产业细分领域确定重点招商方向和重点,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确保提高“双招双引”工作成效。


2.集聚优秀专业人才。把人才集聚放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引育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四)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1.做精做优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中小企业瞄准市场空白,为终端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高性能产品或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


2.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建立骨干企业库,在投资项目落地建设、企业创新、开拓市场、生产经营等方面优化服务,遴选一批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打造50家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


(五)重点项目引领工程


1.做好重点项目谋划。围绕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重点谋划一批增后劲、管长远、带全局的重大项目,着力引进高质量、高技术、高层次的好项目,聚集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主动对接国家中长期规划、“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有针对性地谋划重大项目。


2.强化重点项目管理。建立市、县(区)两级重点项目库,完善前期项目库、待建项目库、在建项目库、建成项目库子项目库建设,确保重点项目集中谋划与动态管理有机结合。建立重点项目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加快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四、组织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共同研究解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产业发展有计划按步骤得到落实。完善节能环保产业企业问题联系帮扶工作机制,重点对企业在项目审批、验收、排污指标、固废处置、日常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通过定点联系帮扶及时开展沟通衔接。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倾斜力度,支持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工程。加快制定完善产业技术研发、科研平台、人才引进、企业融资、知识产权、标准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对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在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优先给予支持保障。


(三)强化规范管理。建立规范性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探索建立市级节能环保产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力量,打造其成为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支持开展行业自律、品牌发展、抱团发展等战略,提升环保产品及环保服务的质量,杜绝质量不合格的环保产品恶性竞争,确保实现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四)推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每年的节能宣传周、生态文明月等契机,鼓励企业实行绿色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高绿色家电、绿色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再生产品等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全民参与和全社会监督。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培训交流活动,交流经验做法,学习前沿政策,了解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特点,从而提高增强重点企业、节能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