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云南昭通: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铝材产业产值突破250亿元

|
2022年06月09日 09:47:45
|
87009 浏览
|
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铝材产业产值突破250亿元。

6月8日,昭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工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以70万吨水电铝产能为基础,加快铝产业园规划建设,促进铝材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与铝下游深加工企业的合作,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快推进中铝材加工项目、30万吨再生铝项目洽谈进度,延伸铝材产业链,做大绿色铝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西南地区绿色低碳重要铝加工基地。做好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建筑铝材、车用铝材、交通铝材、电子铝材等铝材精深加工产品,推动铝水就地加工转化,促进产业链延伸,实现铝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铝材产业产值突破250亿元。全文如下: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工业发展,是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税收、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昭通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现昭通工业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全省打造“三张牌”和“数字云南”战略机遇,坚持产业兴市战略,围绕“工业倍增”目标,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规模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工业发展环境为保障,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结构合理、技术、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推动昭通工业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75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达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


2.园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园区平台不断夯实,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水平提升,把昭阳园区建成1000亿元以上园区,把水富、鲁甸、镇雄园区建成为100亿级园区,彝良、大关园区建成50亿元园区,力争建成1个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


3.制造业发展目标。2025年,力争制造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以上,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比2020年的35%增加15个百分点。打造铝材、有机硅、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建材、化工新材料6个百亿级产业链和绿色食品加工、磷产业2个50亿级产业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层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链


1.绿色铝材产业链。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以70万吨水电铝产能为基础,加快铝产业园规划建设,促进铝材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与铝下游深加工企业的合作,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快推进中铝材加工项目、30万吨再生铝项目洽谈进度,延伸铝材产业链,做大绿色铝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西南地区绿色低碳重要铝加工基地。做好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建筑铝材、车用铝材、交通铝材、电子铝材等铝材精深加工产品,推动铝水就地加工转化,促进产业链延伸,实现铝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铝材产业产值突破250亿元。


2.有机硅产业链。依托绿色能源和硅资源优势,着力把彝良、大关、盐津建设成为重要的“硅原料加工基地”,为全市硅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以合盛硅业80万吨有机硅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龙海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发挥企业品牌效应,以商招商,打造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偶联剂为主的有机硅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市有机硅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3.绿色光伏产业链。抢抓“双碳”机遇,全力推进旗滨集团年产300万吨光伏玻璃及配套年产400万吨超白石英砂项目落地建设,为全市光伏产业建链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抓紧引进一批光伏产业链重点环节的企业入昭发展,协同建设“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电池片、玻璃、逆变器、铝合金边框等)—应用系统”的绿色光伏产业链,增强全市绿色硅产业发展后劲。力争到2025年,全市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4.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主动衔接宜宾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市场,以锂离子新能源电池材料为重点,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扎实推进云南中晟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云南锂宸年产5000吨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和2万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云南盈和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建设,打造以水富市为重点,昭阳区、镇雄县、彝良县等县区错位发展、协同互补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制造基地,推动我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5.绿色建材产业链。加快发展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部件、轻质墙板等新型建材产品,推动水泥产业升级,支持水泥企业建设砂石骨料、预拌混凝土、商混砂浆、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部件等绿色建材循环产业链。推动彝良晨狮水泥项目尽快投产,加快推进华新水泥绿色建材产业园、鲁甸大水井建材产业园、昭通高速装配式建筑、盐津县玄武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步伐,积极谋划绥江永固、镇雄三和、昊龙水泥、巧家白鹤滩建材生产线整合迁建。严格执行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清洁化生产,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


6.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加快推进基础化学品企业转型升级,优化提升现有化工产业,推动云天化等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向下游延伸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充分利用现有电石产能,整合优化提升,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延伸产业链,促进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化工新材料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7.绿色磷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镇雄磷矿资源勘探力度,协调推进磷矿调查评价,按照绿色发展要求,以磷矿开采、磷化工、新材料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耦合发展思路,规划建设镇雄大型磷基新材料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磷酸及下游产业、氟化工、氢能等新型化工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引进行业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磷资源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形成绿色磷循环经济产业投资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磷循环经济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8.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围绕“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和魔芋、核桃、板栗、猕猴桃等生物资源,大力引进有品牌影响力的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昭通,积极发展农副食品加工、肉类、果制品、果酒深加工。加快推动鲁甸理世3万吨速冻马铃薯薯条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镇雄、威信白酒产业园建设,引进白酒企业,打造赤水源头白酒品牌,做大做优绿色食品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


(二)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布局集中、土地节约、产业集聚、差异发展的思路,重新规划和定位全市园区产业布局,按照“3+3+X”的模式建设园区,打造工业聚集发展平台。各县产业园区要优势,实施错位发展,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业,防止低质同构、同质化竞争。


——做大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紧密结合丰富的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以硅铝全产业集群、智能制造、电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高原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烟草及配套、综合物流等为配套产业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


——做精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临港物流、绿色能源、基础化工为基础,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为主导产业,以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利用回收与综合利用、食品加工为辅助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


——做强鲁甸产业园区。立足资源禀赋,以马铃薯、花椒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加工制造、综合物流产业为辅助产业。围绕“绿色食品牌”,做优花椒产业,做强马铃薯产业,做大特色养殖业,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围绕“绿色能源牌”,加快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


——镇雄产业园区。依托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纺织、服装服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以纺织、五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步发展磷基新材料、农特产品加工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产业。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


——彝良产业园区。依托彝良丰富的矿产、生物资源优势,以矿产开发、碳素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新型建材、铅锌采选、生物资源加工为辅助产业。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


——大关工业园区。依托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以肉制品、竹笋加工为主导产业,以超白砂、硅微粉等硅质新材料为辅助产业。力争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


——其他产业集聚区。在对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发展潜力等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基础,明确1—2个主导产业,重点布局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效果好的产业,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三)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


1.加快园区规划修编。昭阳、水富、鲁甸、镇雄、彝良、大关园区管委会要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和编制单位的沟通对接,严格按照“三区三线”试划规定和审查意见要求,对总体规划文本进行修改,按照“成熟一家、复核一家”的原则,于2022年8月30日前将文本报市开发区小组办公室,由市开发区小组办公室组织复核。其他县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同意设立市级产业集聚区的机遇,结合全市产业发展目标,在对土地空间、产业现状、产业基础、“三区三线”试划等进行认真分析研判,于2022年7月30日前将产业集聚区可研报告报市开发区小组办公室。


2.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对纳入园区规划范围的土地,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对符合规划的土地,编制上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加大土地征收储备,园区长期征收土地不低于1000亩,2022年完成工业熟地收储5000亩以上。其中:昭阳园区2000亩以上,鲁甸、水富园区各1000亩以上,镇雄、彝良、大关园区各500亩以上,其余园区结合实际收储土地不低于300亩。


3.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环保等配套设施,开展场地平整,实现“七通一平”,满足项目落地基本条件。


4.加大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按照引进产业需求,配套建设园区标准化厂房。到2022年底建成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其中:昭阳园区建成40万平方米,鲁甸园区建成20万平方米,水富园区建成20万平方米,镇雄、彝良、大关园区分别建成10万平方米,其余产业集聚区建成标准化厂房不低于5万平方米。鼓励支持建设两层以上统规统建标准厂房,根据企业需求可实行代建订制标准化厂房。


5.提升园区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园区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土地收储、招商引资、申纳规企业等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办法另行制定)。二是建立园区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度。按照“全程代办、集成服务”的原则,对入驻园区的各类投资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全程代办”,每个项目安排固定代办员,从受理代办开始建立项目代办服务台账,及时掌握项目动态,直至项目手续办结为止。同时,建立“全程代办”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园区的综合考核。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要素保障


1.用地保障。坚持区域内土地开发成本综合动态平衡,建立工业用地成本补偿机制,通过商业用地、综合用地等经营性用地弥补园区工业用地成本。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分期供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对不改变工业用地用途,按规定程序提高土地容积率,建立工业用地退出机制,提高园区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供地审批环节,建立快速通道,提速审批。


2.用电保障。加强电力保障,提升各级电网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园区、重点区域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建设满足产业需求的电力设施,保障电力供应。落实国家电价市场化改革工作要求,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指导企业合理用电、错峰用电、削峰填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3.用气保障。加快推进页岩气输送管道和天然气“县县通”管道建设,合理布局天然气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实现川气、缅气、页岩气互联互通和县县通管道天然气,形成多气源保障、多方向输送格局;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提高天然气保障能力。


4.融资保障。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辟工业信贷“绿色通道”。建立银企协调对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工业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政策,有效提高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地力度,确保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贷款户数“双增”。


5.人才保障。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发展需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园区人才需求信息库,培养引进一批带项目的产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校企园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建设职业教育基地、产学研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园区“订单式”培养人才。实施更优惠更便利的人才住房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及幼儿园阶段由教体部门统筹安排学校。


(二)加大财政支持。积极争取财政、专债、基金等各项资金,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民营经济、技术改造、招商引资等方面。支持工业企业利用市场化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设立工业产业发展基金,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工业产业发展。


(三)强化招商引资。坚持“一把手”招商,强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招商,着力在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实现新突破。设立市工业招商分局,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谋划、储备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推动全市工业项目招商取得新成效。


(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供“零距离”“保姆式”“”服务。积极推行“多跑一次”改革,加快项目审批进度,项目核准、备案的时限压缩1/3。各级发改、工信、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对工业投资项目实行“提前介入、主动跟踪、限时办结”。


(五)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围绕重点产业,推动企业将新技术和适用技术运用于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装备水平提升等。加快建立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投入,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上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成立昭通市加快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工信局,具体负责日常联系协调工作,组织编制工业跨越发展规划,拟定工业跨越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收集工业发展信息,做好项目储备,组织工业发展目标考核,协调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实行工业发展“一把手”工程,主要亲自抓,分管全力抓,其他配合抓,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


(二)建立市县级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市级联系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制度,市级要深入企业,帮助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也要建立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建立“链长”制,延伸产业链条。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由市级担任链长,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一个责任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招商团队、一个支持政策、一个任务时间表”工作机制,做好“补链、强链、延链”工作,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四)建立工业发展绩效考核责任制。以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利润、就业率、新增工业投资、节能减排等指标为重点,科学制订工业发展目标考核方案,纳入各县(市、区)班子工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具体考核办法由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


2022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