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3月10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据报告显示,2020全国建筑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江苏建筑业总产值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浙江位居第二,除苏、浙外,总产值超过1万亿的还有广东、湖北、四川、山东、福建、河南、北京和湖南8个省市;二是除甘肃外各地新签合同额均保持增长。
从报告可以看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建筑业的冲击是暂时性,建筑业发展依然有着强劲的动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
聚焦刚结束的两会,“两会”重提交运、水利投资与装配式建筑,其中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重提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等,都给建筑行业指明心的方向,让我们来看看参加此次会议的建筑业代表和委员们就建筑业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
装配式建筑
郝际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政策,大力落实中央指示,加大力度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尤其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可大幅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和浪费,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实施载体。我们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对于建筑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十分有利。
王玉志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完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完善与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的设计选型标准、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人才。
建筑产业工人
张义光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
发展建筑劳务产业,推动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首先是推进劳务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要鼓励建立建筑工人培育基地,大力推进建筑劳务产业园区发展。要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保障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要加强技能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制定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要多举措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一线劳务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推动培训证书省际互认、行业互认、切实降低劳务人员的取证成本。
邹彬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质量管理员
推动“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
建议进一步落实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其中提到要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工地搬进工厂。这样既能解决建筑行业流动性大的问题,又能吸引年轻建筑工人来从事建筑行业,同时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一是要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进一步落实企业办校的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发挥国有大型央企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要加大就业承接相关产业链的建设,进一步推动装配式新兴产业升级发展。
黄达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力量培育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
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培育一批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要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力量,加快培育和建设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推动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建议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既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又能满足地方企业的用工需求。
BIM应用
杨国强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
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应用。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力度,支持相关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
第二,加快推进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共享。
第三,研究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及评价体系。由行业权威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研究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为推进智能建造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城市更新
黄艳
全国政协常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区域协调发展。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细化各大区域发展战略,在合理分工、优化发展中促进不同地区发展相对平衡。二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议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推动各地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三是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建议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保护内涵,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机制,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和监督机制。
许荣茂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
《关于推进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提案》
坚持智慧城市“全国一盘棋”,有规划、有步骤实施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一是在国家层面不断完善智慧城市标准、规范和规划布局。二是有层次地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确保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平衡、错位发展、创新有序”。三是及时建立国家级智慧城市“中枢系统”,在统一标准下,鼓励地方政府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技术融合。
苏海明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和人文城市。
城市更新行动,首先要让城市更安全、更具有韧性。要通过补齐更新水、电、气、暖等管网,加强运行监测,消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线”的畅通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
其次,要让城市更宜居、更绿色。这就需要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的社区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
最后,要努力让城市变得更人文、更智慧。一方面,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智慧社区等信息化建设,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
杨伟民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是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变成新市民。
杨伟民认为,未来,在人口流入多、住房短缺、房价又特别高的城市,要建立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体系。特大和超大城市要更多建立一些共有产权商品住房,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时也可以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佘才高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董事长
加快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
一是从国家层面编制市域(郊)线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市域(郊)铁路建设方案,科学合理选择线路敷设方式。
二是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郊)线路建设的法律法规,指导技术、建设、运维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在运输管理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安检一体化等方面形成系统规范。
三是从国家层面统筹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机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不同主体在市域(郊)铁路建设中的权责边界,推动跨领域协调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区域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高峰
全国政协委员,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通惠河畔要打造“北京大运河第一名镇”。
“通惠河高碑店段,这段全长5.7千米,有历经700年风雨通惠河上仅存的元代石闸平津闸,还有龙王庙、将军庙,河畔有300年树龄的菩提树,半壁店村还有座普门寺,这些都应该纳入北京‘十四五规划’重点,”高峰说,“建议组织专家抓紧梳理历史沉淀,提升该区域文化水平,运河文化不应该缺失朝阳,不应该遗忘通惠河高碑店段!”
在现有基础条件下,因地制宜,把高碑店乡打造为‘北京大运河第一名镇’,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朝阳段创新发展。”
蔡继明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建议取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年度指标。
一是要全面落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坚持用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取代传统的计划和行政配置,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取消对特大、超大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三是赋予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同等权能;四是取消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年度指标,允许增减挂钩指标在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进行交易,建立全国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市场。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