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
2021年01月08日 10:06:00
|
19419 浏览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联合《资源再生》杂志社,共同盘点出2020年再生资源行业十大新闻事件,旨在记录难忘的2020。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双重考验下,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积极践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显著成就,“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一系列有关再生资源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在“双考”中表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抗压韧性和发展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进拼搏,行稳致远。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联合《资源再生》杂志社,共同盘点出2020年再生资源行业十大新闻事件,旨在记录难忘的2020。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兼顾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再生资源行业企业初期面临原料短缺、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物流受限等难题,绝大多数企业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呈现下降趋势,半数以上企业预计降幅达30%。3月份,随着全国各地疫情得以控制,再生资源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湖北及其他地区抗击疫情。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前9个月废钢铁消耗总量15520万吨,同比减少158万吨,降幅1%;废钢比19.86%,同比减少1.1%;电炉钢比9.65%,同比减少0.25%;再生铜铝铅锌产量达1100万吨,预计全年产量1450万吨,同比增长0.9%。1-10月累计报废机动车回收数量176万辆,同比下降5.1%;1-9月份,国内废纸回收加工行业回收总量约为3800万吨,同比下降约20%。4月份开始,再生资源规模企业复工率达90%,行业基本恢复正常经营水平,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为例,下半年开始平稳增长。

  塑料污染防治重要文件相继出台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0)》,要求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等。

  2020年11月,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文件指出,国家依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由商务部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系统,及时接收、处理报告信息。

  新修订《固废法》实施,加大企业违法处罚力度

  2020年4月29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审议通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固废法》强化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完善了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污染环境防治制度,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长效机制,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和旧版相比,新《固废法》对法律责任专章进行了扩充完善,加大了对固废管理不合规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违法成本。除了对新增内容设定相应罚则外,还普遍提高了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企业违法行为最高可罚至500万元,同时强化处罚到人,个人最高罚款100万元,并且增加了按日连续处罚、行政拘留、查封扣押等执法措施。

  供销社系统发挥回收主渠道作用,促进废家电回收体系建设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2020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发布《关于积极打造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遍布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积极拓展废旧家电回收业务,结合垃圾分类、大件垃圾处理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废旧家电回收流程。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公布,行业进入重大机遇期

  2020年7月3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经商务部审议通过,并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同意后正式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至此,政策层面对报废机动车行业的管理已基本完备。《实施细则》的落地将加速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迈入市场化发展进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车主处理报废汽车也将更加便利,我国报废机动车行业将迎来重要机遇。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出台,对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

  2020年11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分类投放收集系统建设,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品交投网点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中分拣中心和集散场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正式公布

  该《名录》对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名录》新增减了部分危险废物,变更了部分废物代码,要求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做好《名录》实施与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转移联单、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衔接工作。本次《名录》将有关内容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后纳入《名录》附表中,更加科学和严谨。《名录》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禁废令”深入实施,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

  2020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将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弃物,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固废零进口时代。但为了保障国内生产企业的原料保障,我国将允许以商品形态的洁净再生原料的进口,并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标准。截止2020年12月31日,《再生黄铜原料》(GB/T38470-2019)、《再生铜原料》(GB/T38471-2019)、《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GB/T38472-2019)、《再生钢铁原料》(GB/T 39733-2020)已相继发布实施,符合上述标准的再生金属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按普通商品自由进口。再生塑料原料及再生纤维浆等相关标准也在征求意见中。

  《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发布

  《年报》主要依据2019年生态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数据及196个大、中城市已经发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汇总编制而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当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相关情况。《年报》第一部分介绍了全国196个大、中城市2019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经统计,此次发布信息的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8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498.9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4.3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3560.2万吨。《年报》第二部分介绍了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情况。

  “十四五”规划建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对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定了调。一是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二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三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四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