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6亿中国家庭,3%的渗透率,智能门锁如何破局?

|
2019年11月15日 09:23:00
|
40806 浏览
|
智能门锁是集传统五金与智能控制为一体的产品,其中既需要对传统五金的熟悉,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设计、电子控制、信息安全、网络传输的研制开发。

  2015年以来,智能门锁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每年出货量均有大幅增加。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出货量已超过2017年全年出货量。鉴于如此增长速度,有市场机构作出预测,2018年全年出货量将超过2200万,2019年全年出货量超过3000万套。

  这么“美妙”的数字确实像一剂“强心针”刺激着广大门锁企业的市场信心,同时也使众多创业者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千亿市场,由此大量锁企成立、众多品牌林立于市。如果按照此速度增长,几年后达到一亿大关的确可期。

  中国有超过6亿家庭,智能门锁在家庭端的渗透率仅有3%,而欧美国家超过40%,日韩约为70%。然而对市场憧憬却被现实狠狠“打脸”。2018年,全国智能门锁实际出货约为1200万套,离预测数字有较大差距。那2019年呢?据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出货量约为600万套,与去年相比有小幅下滑,预计全年出货量也将维持在2018年水平,1200-1300万套左右。

  按理说,智能产品的应用已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身手钥钱”的中的“身”、“钱”已逐渐远离我们的随身之物,那么使用智能门锁不用携带钥匙理应能够接受。但智能门锁的购买量依然较小,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缺乏信心

  门锁是家庭安全的第一个防御,其功能即为保障安全,防止非法入侵。因此智能门锁的安全是其核心价值,也是消费者选购产品最关注的因素。然而,智能门锁安全问题频频暴露屡见报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电视台、消费者协会均通过媒体发声揭示智能门锁安全问题,抽样检测结果令人担忧。主流的指纹、密码、IC卡、远程解锁功能均存在安全漏洞。

  1.指纹解锁功能的安全问题

  智能门锁指纹解锁分为光学指纹识别和半导体指纹识别,光学指纹别即通过光反射指纹的表层纹理进行指纹采集认证,对假指纹识别有一定障碍,因此光学指纹识别安全级别较低。半导体指纹头则可通过温度、电容值、电感值等方面的技术识别认证指纹,安全级别也较高。

  但目前大部分智能门锁所使用的指纹识别模组均为指纹模块厂商提供的整体方案,包括指纹读取、存储和识别的加密校验机制。但此加密机制中的密钥强度是否能够抗抗攻击就不得而知。尤其是联网锁,需要进行云端校验时,则指纹校验指令的传输加密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否能防止网络攻击,防止信息泄露均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安全问题。

  2.IC卡解锁功能的安全问题

  IC卡解锁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据消费者协会的检测结果来看,有超过85%的样品不合格。据笔者了解,目前有超过95%的智能门锁使用的解锁IC卡为M1卡,该卡的算法早在2009年就被破解,且某宝上就有销售M1卡破解程序。智能门锁厂商不论是否在M1卡中加装密钥,通过破解程序均可将密钥读出并进行复制。一旦密钥被读出,就可对密钥进行穷举破解,这将会导致该智能门锁企业的密钥完全被攻破,由此造成已售产品的巨大安全风险。

  因此IC卡解锁的安全风险就源于M1卡。另外有部分智能门锁可以绑定公交卡、银行卡、身份证进行解锁,该功能的安全风险更大,因为这样的解锁方式连卡验证密钥都没有,仅通过芯片UID号或者序列号进行认证解锁,没有任何安全保护,风险极大。

  3.远程解锁

  远程解锁是通过手机APP进行门锁控制,达到认证解锁的目的。目前连接方式有蓝牙、Zigbee、WIFI、NB、Lora等方式,但不论何种方式均需与智能门锁控制云平台进行连接和交互,这样就存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攻击和指令截取。指令传输是否具有加密保护,云平台是否具有防攻击能力等均关系着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二、“内讧”加剧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国内智能门锁企业约有2000多家,品牌300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企业属于“小作坊”规模,以低价冲击市场,使得原本健康的市场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有些门锁企业无奈降价,参与到价格拼杀中。现在的智能门锁市场何其像前几年的手机市场,低价门锁遍地生,价格拼杀何时终。

  智能门锁是集传统五金与智能控制为一体的产品,其中既需要对传统五金的熟悉,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设计、电子控制、信息安全、网络传输的研制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生产线、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这对企业而言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低利润率的产品销售致使很多企业减少产品设计、研发、迭代的投入,将有限资金向销售倾斜(尤其是以线下销售为主的门锁企业),这样的策略是对是错?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的策略调整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企业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笔者与行业内人士进行交流时,也时常听到企业抱怨低价产品冲击市场的问题,但却很无奈,也希望市场能够将一些三无企业淘汰出局。但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低价竞争的局面,仅通过市场“洗牌”难以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

  三、同质化,缺乏“眼前一亮”的产品

  智能门锁的核心是安全,同时兼顾便捷与智能的最大属性。目前的智能门锁均在开锁方式上进行创新,所以同质化严重,易模仿、易生产。但是鉴于研发成本的投入,几乎所有厂商都沿袭着安全功能的叠加,因此难以出现让消费者为之心动、购买欲望强烈的“爆款”产品。

  四、产品未能真正走进消费者心里

  用户习惯还未真正养成。国内用户目前大部分还是习惯使用钥匙锁。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传统观念非常深,一是对于新鲜事物兴趣缺乏,二是缺乏消费动机,让人觉得没必要花“冤枉钱”。艾瑞曾发布相关数据显示,有将近65%的受访者表示,在需要更换防盗门或门锁时,会考虑智能门锁,但不会因为单纯的换锁而换锁。同时智能门锁安全问题频发也是用户体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原因,小编提出几点想法供读者共飨。

  1.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乃产品之“王道”。涉及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及耐用性。安全性上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提升产品的整体安全。其中最重要的是IC卡应更换为CPU卡,指纹校验、远程传输、密码校验应加入密钥进行加密校验和安全传输,提升产品整体防攻击能力。

  2.创新产品性能

  智能门锁未来一定是物联网产品,应从未来2-3年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角度着手研究,创新出智能门锁除解锁外的新功能价值。这样也就形成了必然的技术壁垒,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提高口碑,建立品牌效应。

  智能门锁的负面报道拖垮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智能门锁行业需要多个“带头大哥”扛起大旗,稳定市场,重振行业产品的口碑。同时通过自检、外检的方式验证产品质量,抱团建立行业品牌名单。

  4.场景生态化

  智能门锁逐渐趋于生态化。在智能家居领域“单品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特别是5G之下,不能融入生态的智能家居产品都不是好产品。所以显然智能门锁也需要与整个智能系统生态链接才能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例如,融入智慧社区应用体系,可通过手机一键或一卡实现社区门禁、单元门禁、家庭门锁“畅开”,同时横向打通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智能门锁卡(实体卡或者手机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然不是梦。一旦形成生态场景,智能门锁产品的定向选择就将与同类产品拉开竞争差距。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