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粉末涂料表面针孔、细纹和雾光解决方案

|
2018年10月22日 08:58:00
|
68732 浏览
|
高光粉经常会出现雾光的现象。这是由于涂膜表面产生了许多的针孔或细微的纹理对光线的漫射形成的光学现象。消除了针孔或这些细微纹理,则雾光问题也就解决了。

  高光粉经常会出现雾光的现象。这是由于涂膜表面产生了许多的针孔或细微的纹理对光线的漫射形成的光学现象。消除了针孔或这些细微纹理,则雾光问题也就解决了。

  针孔和细微的纹理是怎样产生的呢?有人说是粉末涂料挥发份过大造成的!不否认粉末涂料挥发份大会形成针孔。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某个阶段生产的所有的高光粉(包括混合型的和纯聚酯的)进行200摄氏度、4小时的挥发份测定,结果发现,这些粉末涂料无论是否有针孔或细纹(有的粉的表面光洁度非常好),其挥发份基本都是0.4%左右,最高达0.47%。由此得出结论:因挥发份造成的粉末涂料针孔是非常少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经过观察、统计和分析发现,大部分的针孔和细纹是在物料挤出后与不同的聚酯穿插和干扰造成的。此外还发现,在打小样时,特别是下料量小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胶凝时间差别越大的粉末之间的干扰就越严重。而将这种混合的粉末再次挤出,这种干扰现象就非常地小了,有的甚至就消除了。生产中还发现,采用同一厂家的环氧树脂和同一型号的聚酯,在大批量生产一种粉末涂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涂膜表面的针孔和细纹时无时有、时多时少。还有,颜填料体积浓度高的易产生这种现象。另外,在打样喷板时,有时出现高光板刚从烘箱里取出来时非常光洁,随着板面逐步的冷却,有些板就会显现出针孔或细纹的现象。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

  首先,分析一下热固性粉末的成膜过程:粉末受热被升温到某一温度时开始熔融,由于热量的交换和在表面张力差的作用下产生无数个细小湍流(贝纳德窝),随着温度的上升,粉末继续熔融、湍流、流平,并在某一温度下,树脂开始发生交联反应,涂料的粘度开始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续,粉末涂料的粘度越来越大,湍流和表面张力平衡的速率也越来越慢直至停止,粉末涂料开始出现胶凝状态,再随着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续,树脂的交联反应的速率趋于零--成膜。工件出炉,粉末涂料涂膜降温。

  由此分析:

  1.当不同的粉末混合后,如果两者(或以上)的固化速率差别较大,届时一部分先胶凝固化,而另一部分仍在湍流,于是两者形成了界面,涂膜全部固化后界面被固定,出现凹凸或褶皱,光照时形成阴影,若界面很小时凹凸或褶皱看不出来,再大肉眼看是针孔,足够大时肉眼看是细纹。再挤出一遍,这种界面就分散变小了。

  2.如果挤出机的捏合混炼效果不好,特别是在粉末颜填料体积浓度高的时候,颜填料的分散很不均匀,成粉后,有的粉粒颜填料含量低,而有的很高。低者烘烤时易形成湍流,高者不易或不能形成湍流,从而形成界面,造成凹凸或褶皱,出现了针孔或细纹现象。

  3.所购买的树脂,不同批次间,树脂反应基团含量的指标差别较大,常常造成配方不准,造成固化成膜后,涂膜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未反应的热塑性的树脂。或者是在打小样时把清机的树脂也参与了磨粉,使粉末涂料中某种树脂过量。在冷热变化中,由于热塑性树脂的收缩率要大于热固性树脂的收缩率,因而,这种涂膜在冷却后,由于收缩率的差别形成了凸凹或褶皱,使涂膜产生针孔或细纹。这也是为什么高光板刚从烘箱里取出来时非常光洁,随着板面逐步的冷却,有些板就会显现出针孔或细纹的原因了。

  在粉末涂料生产过程中,这一问题比较普遍。为了减少或消除针孔或细纹,一方面要做到仔细清机,重点放在清理压片辊以后的部分,重点是磨膛,特别是换大类品种时。另一方面原料选择要注意,特别是颜填料,最好是选择正规厂商,选用稳定、耐温、易分散的产品。配方要合理,要根据挤出机的效果和工艺来定颜填料量。另一方面,应学会看板子,一定要结合材料、工艺、配方、环境来看样板,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长此以往,就会练得一目了然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