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色金属的影响(以铝为主)

|
2018年07月09日 08:50:00
|
98996 浏览
|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铝产业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直接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二是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造成中国国内铝需求的减弱。

  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和外汇等市场。虽然从有色金属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实质上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中贸易部分的影响,以及其对平衡表的影响。

  通过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情况,我们认为贸易摩擦在短期内并不会轻易平息,大概率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期间的影响或呈阶段性脉冲式影响,对基本面行情判断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铝产业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直接针对进口产品的关税加征。二是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造成中国国内铝需求的减弱。

  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摩擦没有赢家,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内有色产业发展可统筹考虑国内产业发展与海外生产能力布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国内产业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对出口目的地进行战略性调整,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南亚、东南亚及东欧市场。

  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和外汇等市场。虽然从有色金属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实质上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中贸易部分的影响,以及其对平衡表的影响。由于贸易摩擦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对铝产业链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将重点着墨于铝产业链的分析。下面将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及跟踪,中美铝行业贸易情况,中美铝行业贸易摩擦影响和中美摩擦对各有色品种的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

  1.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及跟踪

  2018年7月6日美东时间0点01分(北京时间12时01分),美国政府如期宣布对华征收第一批818项、340亿商品关税,对其余约16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将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早前,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国政府出台相对应关税加征措施,美国将以10%的比率再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额外的关税;如果中国再次提高关税以报复打击美国,美国还将再次追加对新的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额外的关税。美方近日再次威胁,要对中方全部5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征税,不仅如此,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伙伴也发出了类似威胁。由此可见,贸易摩擦在短期内并不会轻易平息,大概率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期间的影响或呈阶段性脉冲式影响,对基本面行情判断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跟踪2018年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涉及贸易产品范围颇广,涉及关税保护措施多样。从贸易产品方面来看,不仅包含有色金属等大宗工业品,还包括农产品,消费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等。从涉及的贸易调查角度来看,包括“232”调查,“332”调查和“301”调查。

  由于贸易摩擦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对铝产业链的影响最大,因此将重点分析铝产业链的相关影响。下面我们将先介绍美国各种贸易保护涉及的调查方式及其影响,方便后续更好的分析对铝产品贸易流的影响。

  (1)“232”调查

  回顾美国进口中国铝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要从“232”调查说起。“232”调查是指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立案调查,美国总统在报告提交90天内做出是否对相关产品进口采取最终措施的决定。“232”调查具有程序简单、仲裁快、措施多样、关税可与其他所有税率叠加征收的特点。

  在2018年1月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232调查报告,建议对进口铝征收至少7.7%关税,对中国则征收23.6%关税。在2018年3月1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和10%关税。整体对铝税率提高至10%,但对中国产品的税率降低至10%。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关税是与其他所有税率叠加征收的。

  基于“232”调查结果报告,目前美国针对进口除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韩国外的所有国家及地区的铝产品加征10%关税,涉及原铝、铝板带、铝箔、铝棒、铝型材等主要未锻造铝及初级铝加工品。

  (2)“332”调查

  美国对华除对铝制品加征关税外,还加征反垄断和反倾销关税。双反税的制定与“332”调查息息相关。“332”调查,又称“常规性事实调查”条款,是指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2条。该条规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可应美国总统、众议院、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或美国贸易代表(USTR)等的要求,自行对包括美国与他国产业竞争态势在内的任何涉及关税和贸易的事件,进行“常规性事实调查”并出具报告。历史上,“332条款”调查经常成为美国未来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先兆”。2018年3月15日,根据“332”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铝箔做出双反产业损害终裁,通过早前美国商务部的终裁结果:针对中国铝箔做出双反税合计加征55.13%-176.41%(具体情况见表2)。2018年6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合金薄板(Alloy Aluminum Sheet)征收167.16%的初步反倾销关税。

  (3)“301”调查

  除了上述两种调查及关税加征将直接影响铝产品的出口外,“301”调查虽未直接针对铝产品,但将通过影响高新技术终端产品的出口而影响铝材使用量。 “301”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一般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此次调查主要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调查结果建议对来自中国的1300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的产品。

  2. 中美铝行业贸易情况

  2017年,中国出口铝材总量约为424万吨,以安泰科测算2017年电解铝消费量约为3540万吨为基准,中国铝材出口占比约为12%。其中出口至美国约为66万吨,占出口总量15%左右。整体直接出口美国占比并不算高,约为1.86%,而目前内外比价处于低位,将有利于出口的增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贸易关税的加征对铝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算大。值得担心的是贸易摩擦范围的扩大。

  具体到铝材产品不同类型的影响,目前的关税加征主要在铝板带和铝箔方面,因我国出口美国铝材主要以铝板带、铝箔为主。

  我国出口铝材的集中度较高,主要以铝板带、铝箔以及铝型材为主,三者合计占比超9成。2017年出口铝材中铝板带占比为49%,且该比例近几年持续提升;第二大出口产品是铝箔,占27%;第三大出口产品是铝条杆形材,占比约20%。

  其中,出口美国的具体分类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的情况如下: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铝板带片50.22万吨,铝箔14.85万吨,铝管1.1万吨,铝型材1.01万吨,合计约66万吨。其中板带出口占出口美国铝材产品75.9%,占美国进口铝板带的51.2%;铝箔出口占中国出口美国铝材的22.45%,占美国进口铝箔的75.6%。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铝材出口产品征收双反税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据了解,自3月下旬开始,发往美国的普通铝板带便大幅下滑,主因反补贴初裁在4月公布。综合“332”调查和“232”调查结果来看,我国以铝板带、铝箔为主的铝材将被强制征收针对不同产品的双反税以及10%额外进口关税。

  3. 中美铝行业贸易摩擦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铝产业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直接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二是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对中国国内铝需求的减弱。

  (1)直接影响

  从直接影响来看,铝材产品直接出口美国占消费比例约为1.86%,而目前内外比价处于低位,将有利于出口的增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贸易关税的加征对铝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算大。

  美国提高铝进口关税,其核心逻辑在于美国不断提升的铝产品进口依赖度。根据WBMS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铝产量仅为74万吨,是10年前的30%不到。而去年美国铝材进口量超过600万吨,就美国铝材供应而言,进口依赖度高达88.9%,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升高。美国进口铝产品以原铝和初级铝加工产品为主;以2017年美国铝供应来看,从主要来源国进口原铝474.5万吨。由于金属铝特有的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电力、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长期作为关键材料使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核心领域。因此,愈发提升的进口依赖度,对于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造成一定潜在风险。美国政府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主要是想引导本土铝产业复苏,提升美国国内铝冶炼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而对于中国铝出口来说,原铝的出口需要加征15%的关税,也就是说明我们国家并不支持原铝的出口。而铝材等需要经过加工的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可以享有一定的退税,因此出口主要以铝材的形式。虽然贸易摩擦的阴云一直高挂,但是低位的沪伦比值依然刺激出口订单大幅增长,特别是除美国以外的正规铝材和变相出口铝材订单大幅增加。海关数据显示,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超过45万吨,环比基本持平,而5月出口量为48.5万吨,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另外,海外铝市场供应缺口明确,而且不确定性也依然存在。具体而言,海外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停产依然持续,基于供需匹配,海外氧化铝供应减量将影响电解铝原料供应;去年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生产氧化铝640万吨,今年计划削减一半产能,影响320万吨氧化铝。再者,俄铝事件仍有可能再度发酵;美国财政部只是表示美国将延长对俄铝制裁下的业务暂停至10月23日,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取消制裁;俄铝目前390万吨电解铝产能,1050万吨氧化铝产能,9万吨铝箔产能;2017年电解铝产量为370.7万吨,销量395.5万吨;若到三季度结束俄铝仍未取得美国取消制裁或再度推后暂停制裁的决定,海外电解铝价格或再度上涨,预计沪伦比值或将再度下探,推动国内铝制品出口。

  因此,预计年内我国铝材出口将同比增加,美中贸易战对我国铝出口一块影响不大。

  (2)间接影响

  从间接影响的角度来看,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合计价值5060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占26.9%,医疗设备占6.4%,电视机及显示器占4.5%。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需要铝制品组装,美国对这些产品出口加征关税,或将影响这类产品的出口,从而传导到铝行业,对电解铝终端消费或将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国内宏观经济影响。然而,我们认为中国有充分的条件减弱贸易战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到国内铝消费来看,铝终端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包装等行业。随着年初至今的房地产、基建方面施工工地开工、电网建设进展有条不紊,叠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房地产、基建、汽车方面对电解铝消费仍具有一定提振作用。汽车方面,虽然汽车产量增速逐渐放缓,但依然对汽车用铝量的增长保持较乐观的看法,一是汽车产销量在多年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基数变大:2017年全年汽车产量2907万辆,与2016年的2800万辆相比增长107万辆;二是汽车轻量化对铝合金的需求增长的支撑,使得汽车行业对铝的需求增速依然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同样,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屋新开工面积等数据仍然处于稳定增长,将有效提振铝的下游消费。

  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口优势。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消费潜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长,中国经济仍有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中国的消费相对滞后;鼓励国内消费,既让中国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也有利于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中国有潜质成为世界新的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城市化,是鼓励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56.8%,未来30年,中国会有超过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可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给国内经济带来合理而又更高质量的增长。中国要从出口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如城市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的减税、放开进口等措施。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