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充分相融 让我们住进“绿色新房”

|
2017年10月21日 09:16:58
|
21138 浏览
|
除了对住宅区的整体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民众对房屋本身的关注重点也在转变、提升。以往人们选购房屋,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是地理位置、楼层、朝向、采光等一些基本环节,而如今人们为了“住好房”,关注的重点增加了保温、通风、隔音等等,甚至对房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民众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今,人们购房、居住的理念,已经从最基本的“有房住”转变为“住好房”,而且,绿色、自然、生态等关键词也成为了不少人选购房屋的关注点。面对这样的需求,房地产开发商们也已更多地向绿色健康、贴近自然的风格转变。现在不少小区内,绿地、池塘、喷泉、假山等等人造景观应有尽有,并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

  除了对住宅区的整体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民众对房屋本身的关注重点也在转变、提升。以往人们选购房屋,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是地理位置、楼层、朝向、采光等一些基本环节,而如今人们为了“住好房”,关注的重点增加了保温、通风、隔音等等,甚至对房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住房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是否使用绿色建材、是否为绿色建筑等新的关键点将成为“风向标”,指引建筑行业为民众打造“绿色新房”。

  “绿色新房”选材是关键

  “住好房”三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房屋的方方面面都有更高要求。这不仅仅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眼光更加挑剔,其实也间接地反映了此前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有辐射的家用地板砖,到含甲醛的油漆、涂料,种种危害居住者健康的毒害物质让民众在购房、装修时抱有谨慎的心理。

  现在的一些电视广告中,不少建材企业在宣传自己产品时都会专门强调,自己的产品是健康、无污染、无毒无害的。即便如此,买了新房,精心装修后,不少业主也不敢直接入住,宁可打开窗户通风几周甚至几个月,待有害物质消失殆尽,才敢“小心翼翼”地搬进新家。更有甚者,装修完房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网上宣扬的“除甲醛”、“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赶往花卉市场采购一批,摆满房屋的各个角落,然后还要隔三差五地请专业人士来检测房屋内是否有有害气体。

  这些现象,足以解释民众为什么对房屋有那么多的担忧,如果大量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换来的不是安居乐业,而是一系列看不见的隐患,“住好房”又从何谈起呢?

  现在,绿色建材成了民众“住好房”的保障。由于其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特点,我国建材行业正向着“绿色化”转变。然而,从商品的角度来看,保证消费者健康恐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打造高品质房屋,则需要从更多关乎实际使用的角度去考虑,这就包括了节能、保温、隔音、采光等等更细致的环节。绿色建材的出现,正逐渐帮助建筑行业从满足基本需求,向高标准、高品质发展。

  在这些更高标准的引领下,我国逐渐出现了不少绿色建材产品,其中一部分已经广泛运用于近年来的建筑工程之中。例如可用于建筑物内墙的石膏板,相比使用水泥制品的内墙,其保温性能更佳;而可用于建筑物外墙的铝塑复合板,则具有防火、耐酸、耐冲击、可弯曲、易清洗等优势,并且有很强的抗风、隔音、隔热性能。像这样的绿色建材产品,已经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已大规模投入使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绿色建材产品已经可以和传统建材相媲美,以铝塑复合板为例,一部分绿色建材在各方面足以替代传统建材产品。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除了能够满足人民“住好房”的需求,绿色建材还拥有生产原材料利废、生产过程更环保、更节能降耗、使用寿命终结后不造成二次污染、可再利用等一系列“绿色”特点。由此可见,随着建材产品的“绿色化升级”,绿色建材有望逐步取代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建材产品。

  产业融合:两“绿”本一家

  与绿色建材产生、发展的源动力相似,绿色建筑这个名词的出现,顺应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可以说,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基础,绿色建筑则是绿色建材更好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这两抹“绿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实现民众“住好房”心愿的契机。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一定义,实际上正是绿色建材能够满足并实现的。

  这样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为了必由之路。当然,这需要的不只是一两家房地产开发商和建材企业间的合作,而是整个建筑业与建材业之间,构筑“绿色”产业链。这不仅是建材行业的“一厢情愿”,而是在政府支持、民众期盼的大背景下,建筑业与建材业之间切实可行的一次“强强联合”。

  从宏观上讲,这条产业链怎么看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由于对绿色建材的认知程度偏低,部分产品并没有为民众所接受。坚持传统思想的消费者认为,石膏、木材这种原材料做的墙体,肯定不如传统厚实的水泥墙结实,更别提保温隔热了。概念普及度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建筑行业放弃绿色建材,坚持使用传统建材产品。同时,一些绿色建材产品虽然品质过硬,但因为科技含量提升,较高的生产成本导致产品价格高于传统建材。这样一来,建筑单位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选择传统建材就成为了一种“无奈之举”。

  如何改变困局,促成并稳固这条通往绿色的产业链,概念的普及与推广是显而易见的要务之一。同时,以“共建绿色产业链,助力绿色新势能”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上个月刚刚举办,论坛主办城市——江苏宿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在开幕式上就谈到:绿色建材的发展应注重三个方面,即顺应发展趋势、坚持创新转型、大企业引领行业前行。由此可见,绿色产业链的构筑,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建材行业唯有坚持“修身”,才能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与建筑行业一道越走越远。

  高速通道:建筑部品化

  为了圆民众“住好房”的心愿,绿色建材成为了理想的选材,绿色建筑成为了科学的理念,那么建筑部品化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成为实现“两绿”融合的高速通道。

  建筑部品化,意味着将墙板、屋顶、甚至像厨房、卫生间这样的整个房间进行工业化预制生产,运到施工现场时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便捷高效的装配、安装。建筑部品化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与绿色建筑的理念紧密相关。发展建筑部品,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建筑物品质,使建材产品更好地满足建筑物功能的要求。

  建筑部品化将绿色建材、绿色建筑高效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样以墙体材料为例,如果是传统的水泥墙体,即便能够进行预制生产,考虑到成品的大概重量,运输到施工现场也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现场装配安装了。而换做是石膏板这类以绿色建材制成的墙体,不仅重量大大降低,而且装配简单,使现场安装更加便捷。

  2014年3月28日召开的北京国际绿色建筑大会着重强调了建筑部品化、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我国在建或已建成的绿色建筑遍地开花。仅以北京市为例,坐落于房山区的京投万科新里程项目,在建筑规模约八万平方米的住宅区内,每一栋楼房都使用了包括绿色建材在内的建筑部品,并实现了现场装配、安装。目前,房主们已经满怀欣喜地搬进了一座座“绿色新房”,并对房屋质量表示十分满意。今年,颇受民众关注的通州区马驹桥公租房开放入住,整个小区每栋楼房均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模式,经过验收,该小区顺利获得了“全国优秀示范小区”的称号。

  建筑部品化作为顺应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建筑、建材行业的“传统”逐步被“绿色”取代,建筑部品、装配式安装等模式必将成为主流。五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棚户区、老旧住宅改造重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建筑部品化在未来将与绿色建筑、绿色建材一同大有作为。

  我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样的目标背后,需要建筑与建材两大行业在未来的不懈努力。或许在下一个五年,人民群众能够住进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绿色新房”,就是自己心中期盼的好房。

14984386763177.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