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去产能遇上合规扩产:中国电解铝为何微幅过剩?

|
2017年09月23日 09:14:10
|
7416 浏览
|

  中国电解铝三、四季度会出现“供需缺口”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国内电解铝产能并未大规模压缩,保持合规产能正常释放;另一方面,中国电解铝出口阻力很大,短期内无法突破政策瓶颈,销售渠道仍然局限于国内市场。

  据华尔街见闻从有关渠道了解,当去产能与采暖限产的总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对中国电解铝总产能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根据阿拉丁测算,2017-2018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分别为3649、3867万吨,同比增速为12.2%、6.0%。而2017-2018年,中国电解铝消费量分别为3530、385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9.5%和9.2%。

  对比来看,阿拉丁报告预计,未来2年中国电解铝将“微幅过剩”,2017-2018年分别过剩129、22万吨。

  安信证券有色行业分析师齐丁指出,市场一度传言2017年氧化铝将出现“硬短缺”,结果这一猜测被“证伪”。

  “合规扩产”为何被忽略?

  市场上关于去产能与环保限产的质疑声甚嚣尘上,与此对比,“合规扩产能”的事实反而被淹没了。

  根据公告,云铝股份将收购曲靖铝业约94%股权,预计交易价格为3500万元。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行业调结构,云铝股份进一步扩张水电铝规模。

  与此同时,云铝股份此次以低价收购合规产能38万吨,吨铝收购价格远低于市场产能指标置换价格。收购完成后,云铝股份电解铝产能将增至160万吨/年,公司为水电铝龙头企业,水电铝规模扩张进一步将提高盈利能力。

  考虑到未来鲁甸一期35万吨和增资鹤庆21万吨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云铝股份电解铝最终产能将实现216万吨(实现权益产能168万吨)。

  另据安信证券研报,此次去产能清理整顿的对象,是2013年5月之后新建的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以及追补落实1494号文件对2004年至2013年5月期间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处理措施。

  针对本次以法制化与市场化为主轴的电解铝供给侧改革,以及相关环保督察行动,安信证券分析师齐丁认为,中国铝业有望成为最大赢家,成本竞争力将一举跃升至国内铝企业前列。一是得益于中国铝业的电解铝产能扩大,即具备持续的合规产能扩张能力;二是铝行业成本中枢系统性上移,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凸显;三是氧化铝否极泰来,业绩弹性显现。

  齐丁发布研报指出,在扩产能方面,中国铝业具备持续的合规产能扩张能力。中国铝业合规电解铝指标约500万吨,真正具备供改背景下的合规扩产能力,且成本优势显著。

  2017年4月,中国电解铝供改政策落地,相关企业违规产能亟待去化。在这一背景之下,电解铝合规指标显得弥足珍贵,具有闲置指标且仍能扩产的企业将充分享受行业改革红利,战略意义重大。

  中国铝业电解铝在建项目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广西、山西、贵州四省,分别对应内蒙古华云项目、广西华磊项目、中铝华润项目以及贵州退城进园项目,合计潜在产能规划达到170万吨,可以充分利用前期停产搬迁指标及闲置指标。

  这只是云铝与中铝的合规扩产情况。在整个电解铝产业来说,根据阿拉丁统计,不考虑产能置换,目前建成产能中约有3700万吨合规产能,电解铝不合规产能为1134万吨,占建成产能的26.48%;氧化铝不合规产能为2846万吨,占建成产能的37.27%。

  其中,目前长期闲置、正在淘汰和面临淘汰的产能总计大约372.1万吨,电解槽型以240-400KA为主,占目前建成产能的8%左右。

  与此对比,2016年钢铁与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力度要大得多,约占总产能的20%左右;而电解铝去产能带来的影响还不到总产能的10%。因此,不能按照钢铁与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思路,套用给电解铝产业。

  氧化铝“硬短缺”被证伪

  据了解,氧化铝作为电解铝产业链的中间品,暴涨暴跌终难持久。

  事实上,氧化铝是处于铝土矿与电解铝环节之间的品种,供需结构单一,考虑到铝土矿价格较为稳定,氧化铝价格及供需通常被铝价倒逼。

  以2016年Q4为例,氧化铝价格从1,700元/吨快速上涨至3,000元/吨,这主要与当时氧化铝企业开工率低、冬季交通运输限制、电解铝企业新建与复产前的备货有关。

  当时,市场参与者认为,氧化铝将在2017年出现“硬短缺”。然而,2017年Q1氧化铝企业的快速复产,使得价格迅速跌至2300元,贴近全行业平均成本线。

  目前来看,“氧化铝/电解铝”比值有迹可循,长期看不会偏离过多。

  从长期价格观测角度来看,齐丁认为氧化铝的价格波动周期较短,本质上与氧化铝企业的新建与复产周期较短不无关系。

  即使考虑极端供需局面,历史上的“氧化铝/电解铝”比值仍处于0.14-0.24之间。目前,该比值处于历史均值下端,存在回转可能,预计未来比值将维持在0.17-0.19左右。

  此外,生产成本曲线抬升对氧化铝价格构成支撑。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氧化铝的重要原料烧碱出现上涨,使得氧化铝加权平均成本已上涨至2300元以上。

  考虑到氧化铝三大原料矿石、煤炭、烧碱价格变量波动相对上半年明显减弱,但矿石和煤炭价格仍将高位运行,烧碱价格高位下行,总体成本变动预计不会明显,全行业加权完全成本波动区间预计在2300-2450元之间。

  电解铝微幅过剩,出口亦难

  根据阿拉丁测算,2017-2018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分别为3649、3867万吨,同比增速为12.2%、6.0%。

  2017-2018年,中国电解铝消费量分别为3530、385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9.5%和9.2%。预计未来2年,中国电解铝微幅过剩,2017-2018年分别过剩129、22万吨。

  这只是中国国内市场的情况,我们再来看全球电解铝市场。

  安信证券报告指出,中国以外地区2017-2018年电解铝持续短缺。我们的测算表明,2017-2018年中国以外地区,电解铝产量分别为2797、2913万吨,同比增速为3.70%、3.3%,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5%左右。

  预计未来2年,中国以外地区电解铝继续短缺,2017-2018年分别短缺119、99万吨,伦敦铝价有望继续因短期而上涨。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虽然中国电解铝产能过剩,但是出口仍然面临“瓶颈”。

  从贸易格局看,由于15%出口关税的存在,国内外电解铝市场相对割裂,占中国产量10%以上的铝材出口对填补海外供需缺口至关重要。

  显然,国内电解铝出口关税高达15%,决定铝锭直接出口难以盈利。在目前的国内外比价下,电解铝出口并无套利空间,从而使国内外市场相对割裂。

  尽管今年以来海外铝价持续上涨,但由于15%出口关税的存在,电解铝出口价实际高于海外铝现货价,铝锭直接出口的窗口“尚未打开”。

  B20(即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法律顾问杨晨认为,电解铝是一个典型的过剩产能产业,过剩产能的问题一直是近几年、尤其是近三年来,中美、中欧双边和多边对话当中经常谈到的话题。

  当某一个国度出现产能过剩,肯定会寻找产品的出口,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是一种必然,由此很可能会冲击到其他国家的国内产业。从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角度来说,受到冲击的国家必然希望与相关产品出口国共同解决好产能过剩的问题。

14984386763177.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