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绿色建筑如何成为市场主流

|
2017年09月22日 09:41:35
|
19557 浏览
|
9月12日新华社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中再次明确“因地制宜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

  从今年开始,珠海将对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根据新规,今年珠海新建民用建筑100%强制实施绿色建筑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建筑没有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将不能通过施工图审查。

  “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清勤表示,中国绿色建筑项目正在呈几何式增长,2009年绿色建筑项目仅20个,但截至2015年底,中国绿色建筑项目已增至3799个,面积达4.9亿平方米。

  绿色建筑在西方早已广受追捧。

  近年来,虽然我国各种节能、低碳甚至零碳建筑鳞次栉比,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层出不穷,但实际上我国对绿色建筑的探索还只是刚刚开始。

  推广正当其时

  建筑能耗如今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27.45%,逐渐接近三成。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还将上升至35%左右。

  照此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煤;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量。

  实际上,我国建筑业总体上仍没有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在建筑领域高耗能问题亟待解决的当前,绿色建筑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绿色智能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总经理邵康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说,未来楼宇将不仅满足人们对舒适、经济等个性化要求,还要最大限度满足环境友好、节能高效的需求。

  “今后不应该以‘奇奇怪怪的建筑’‘高大洋’的建筑为努力目标,而应以绿色为目标,具体就是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并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2016智能建筑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其实,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绿色贯穿于建筑,意在把绿色生命赋予建筑,使建筑和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的建筑。

  早在2008年前后,我国就启动了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给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评定等级。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被评定为绿色建筑。江亿表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还将提升至50%,城市新建建筑能效提升20%以上,绿色建筑发展已成趋势。

  如何做到绿色

  美国旧金山市建设局局长John S.Rahaim分享道,美国政府推动绿色建筑的三大战略就是高效、监管、激励。在这些方面,旧金山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

  在旧金山,政府大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积极进行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鼓励使用可循环水,要求所有的建筑有绿色元素或者太阳能板。

  不仅如此,旧金山对建筑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也都非常严格,当地80%的废物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当地还通过激励机制改变地区规划,科学选址,鼓励在交通比较好的地方建设高密度的建筑。

  对于我国的绿色建筑,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表示,未来应集中力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研究和建立绿色建筑理论体系;二是形成合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

  陈宜明表示,目前我国已完善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15年起开始实施,各省也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与国家标准有序衔接。另外,我国也已形成绿色建筑运行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并加强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如今,包括咨询、设计、施工、物业管理和行政监督指导的人才队伍已从十几年前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几万人。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则表示,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还应该注重两大方面,一是建造过程的绿色发展,二是使用过程的绿色发展。建造过程的绿色发展首先是应用绿色建材,其次在建造方式上大力推进工厂式建筑、装配式建筑。

  “在工厂生产各种建筑用件,然后到现场进行组装,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陈政高指出,2016年我国要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全面推广。

  在邵康文看来,使用过程中的绿色发展可借助于对现有楼宇或新建楼宇的能源分析、升级及管理,实现能源效率的优化,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成本,协助实现楼宇等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最佳系统运行效率及成本效益。

  除了顶层设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的建议则更接地气,他建议要以“绿色化改造”替代“棚户区改造”,这不仅节能减排,还能使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我国城市现有的400亿平方米旧建筑中,还约有一半必须进行抗震、节能、适老、节水等绿色化改造,这将产生约15万亿元的新投资需求。”仇保兴表示,新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单体建筑到绿色建筑集群转型,从耐用、实用性向健康性、超低能耗和高端化转型,从居住功能向建筑健康、美观和更人性化转型。

  借力大数据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传统产业快速融合发展,绿色建筑的“智能化”正在到来,绿色建筑融入大数据等IT信息技术,将会更有力地实现节能。

  在美国,一些创新公司就对建筑绘制了一个能耗图谱,纵轴表示365天,横轴表示24小时,每一个时间点的能耗数据都有明确显示。根据这张能耗图谱,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节能改造。还有不少建筑能耗分析公司利用大数据优势进行能耗数据远程分析,技术人员不需亲临现场,通过网络即可对建筑能耗图谱进行远程诊断。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第一个不仅公开建筑能耗,而且将市政府所有办公楼、医院、监狱、学校等建筑的运行信息都实时公布在网站上的城市。但反观我国已被认证的上千栋绿色建筑,能耗数据大都是设计阶段的,真正在运营阶段的能耗却没有结论。

  “如何让楼宇在使用周期内实现效率最大化至关重要。”邵康文说,特别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新建建筑已经在路上。

  在江亿看来,绿色建筑不能单凭图纸或者听说来判断绿色建筑的星级,而要在建筑实际运行一两年后,实际考察其耗电量、居住舒适度等指标,最终根据使用效果产生一个清晰的评估,用这种方法指导盖房子就会变得简单得多,也会使建筑更加节能和绿色。

  江亿表示,过去受制于技术,数据获取很困难,建筑节能管理定量化很难实现。随着技术的发展,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建筑、城市的数字化,然后在数字化的平台上可做好一些定量的、深入的分析管理工作,使得城市变得更高效。

  “利用好数字技术,将城市、建筑的相关信息定量化,清清楚楚地管理建筑、城市。”江亿说。也有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将产生建筑节能创新模式。建筑行业如果通过数据公开与共享,融合成互联网大数据,让信息数据在市场中流动起来,也将会产生爆点。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初步考虑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城市规划、管理、运行问题,重点解决数据模型、数据库、数据挖掘等事宜。

  此外,邵康文表示,借助楼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对楼宇能源系统实施更新改造,无论在开发楼宇还是改造旧建筑方面,均有助于实现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14984386763177.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