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今年北京市将关停退出3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压减工业燃煤20万吨。确保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的累计1200家的退出任务。
由此可见,北京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减少能源使用方面壮士断腕的决心。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饱受雾霾的侵扰,时间持续之长、破坏性之大都无不令人们闻“霾”生叹。
当然,这和北方集中供暖后,大量的燃煤消耗脱不了干系。所以,“低碳消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等方针被逐渐提上了日程。
政府部门正大力倡导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少用化石燃料,节能减排、开发新领域消费等。专家指出:要让“低碳”成为全民概念,必须放大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低碳精神,在压减工业生产中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新技术,积极节能减排。
以河北晨阳集团为例,每年用于新材料和技术的研发成本接近5000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和晨阳集团一样,积极寻求对策从自身生产上减少环境污染的企业还有很多,还有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让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企业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