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电改大幕拉开 电网企业“独家买卖”被分食

|
2016年01月12日 08:56:48
|
19385 浏览
|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业内称之为“5号文”)公布,掀起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其提出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四大改革任务,在仅完成“厂网分开”一项后,电改便陷入停滞局面。
  
  跌宕13年之后,2015年,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电力改革。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电改9号文),提出了新电改的重点和路径: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放开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深化区域电网建设和输配体制研究,强化电力统筹规划。
  
  随着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深圳、蒙西、湖北、安徽、宁夏、云南和贵州等地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新一轮电改的序幕。
  
  为了贯彻落实电改,2015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公布了6个电改配套文件,共同描绘出本轮电改的“路线图”,电改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作为电改的重要参与者,这次电网公司成为了“被改革”的对象:新一轮电改明确,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同时,原本被电网垄断的配售电业务也向社会资本敞开了大门,其承担的交易业务也被独立出来组建为被政府监管的电力交易机构。
  
  本轮电改刚刚起步,电网企业难言“赢家”或被“割肉”,未来或更多定位于公共服务运营商。
  
  电网盈利模式改变
  
  电力改革的核心,是电价的改革。在9号文中,“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成为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长期以来,中国的电价成本构成模糊不清。这其中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价更是一笔“糊涂账”。
  
  原国家电监会曾在《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11)》中提到,国家电网的输配环节电价为157.2元/兆瓦时,南方电网的输配环节电价为93.96元/兆瓦时,两家公司输配电价成本差距巨大。而在电网企业的输配电成本构成中,折旧、工资、材料费、财务费用、输电费、维护费等支出更是不透明,无监管。
  
  输配电价不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网企业的发展。早在2002年,南方电网就开始筹划上市,并在2006年引入中国人寿加速上市进程。但由于输配成本不透明等多种问题,上市计划亦一再搁浅。
  
  而在本轮电改中,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以往依靠买电卖电赚“差价”,变成了只收取“过网费”即输配电价。按照电改的要求,输配电价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计算,政府进行核定,并向社会公开。
  
  2014年11月,深圳率先在全国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2015年初,南方电网旗下的深圳市供电局公布的2015年~2017年的输配电价为0.1435元、0.1433元和0.1428元。2015年水平比2014年深圳电网实际购电、售电价差每千瓦时0.1558元下降1.23分,按照深圳市2014年的售电量计算,降价金额9亿元。
  
  2015年10月,第二个进行输配电价改革的内蒙古蒙西电网,向外界公布了输配电价改革方案,其确定的输配电价为每千瓦时0.1184元。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内蒙古发改委对蒙西电网2012年~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成本监审,核减与输配电业务无关的固定资产原值约22.8亿元,核减折旧费、运行维护费等不合理成本费用约25.79亿元。
  
  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王金豹介绍,由于内蒙古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自治区决定将核减的约26亿元成本全部用于大工业用电降价,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65分。
  
  除了深圳和内蒙古外,安徽、湖北、宁夏、云南和贵州五省份也都在2015年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单独核定输配电价是实现市场化交易的基础,是放开竞争性业务的前提,对于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和实现电改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输配电价改革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和社会用电成本,发挥价格调价供需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加强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抑制电网企业的不合理投资。
  
  售电侧面临激烈竞争
  
  国家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构建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改变电网企业盈利模式外,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售电侧,是本次电改的另一大亮点。
  
  9号文甫一发布,申万宏源公共事业研究员刘晓宁的一句“全国5.5万亿度售电对应的万亿元级别市场即将开启”,让业内惊呼售电侧改革的巨大市场。而电网公司是否参与售电业务也成为电力行业人讨论的焦点。
  
  11月30日公布的《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并明确售电公司分三类:第一类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第二类是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第三类是独立的售电公司,不拥有配电网运营权,不承担保底供电服务。
  
  同时规定,同一供电营业区内可以有多个售电公司,但只能有一家公司拥有该配电网经营权,并提供保底供电服务。同一售电公司可在多个供电营业区内售电。
  
  在售电公司的资产要求上,资产总额在2000万至1亿元的,每年可售电量6亿至30亿千瓦时。资产总额在1亿至2亿元的,年售电量为30亿至60亿千瓦时。资产总额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不限制其售电量。
  
  “在本轮电改的意见讨论阶段,开始有人曾提出电网公司只做输电和配电,将竞争性售电业务彻底独立出去,但电网公司自然不愿意放弃这块‘蛋糕’。”中电联一位人士指出,电网公司也有着售电的人才、技术、信息系统优势。现在明确参与售电业务后,电网企业在售电上无疑最有竞争力。
  
  2015年以来,涉及发电、新能源、仪表设备等多行业的企业宣布组建售电公司。记者通过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后发现,2015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成立了上百家独立的售电企业。
  
  这些企业未来将如何与电网进行竞争,怎样获得电力资源、争取客户,后期也将逐渐进入操作阶段。
  
  2015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准了广东、重庆两地进行售电侧改革试点。
  
  长期以来,售电业务为电网公司独占。售电侧已经开始向社会资本放开,曾经的“独买独卖”格局变为“多买多卖”,未来必然将对电网公司构成激烈竞争。
  
  正如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经济师所言,售电公司比拼的不仅仅是售电,更应该比拼全方位、综合性的能源服务。
  
  “电价的市场化和放开售电侧绝不是电改的最终目标。”在曾鸣看来,通过建立电力改革的市场化机制,在电力各产业链引入竞争,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行业的节能环保,这些都是本轮电改需要完成的任务。
  
  从美国、德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成功经验来看,都经历了8~10年的过程,中国的电改才刚刚起步。如今,电力市场化的大幕已然拉开,身处改革大戏中的电网企业下一步如何转型,仍值得密切关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的文章,版权均属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火星电竞官网游戏推荐知乎 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
Baidu
map